货币哲学 作者:作者: [德]西美尔
译者: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内容介绍
《货币哲学》出版于1900年,是西美尔为数不多的大部头著作之一,主要阐释自近代以来的货币经济现象以及与它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货币哲学》并非一部纯粹的经济学著作,分析货币的社会经济机制不是西美尔货币理论的重点,货币及其制度化的现代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内在生活、精神品格的影响,才是西美尔货币文化-现代性理论的要旨所在。
《货币哲学》是西美尔*一部结构完整的大部头论著,20世纪开头的那一年问世。不过,西美尔的基本思想已经反映在1896年发表的《现代文化中的金钱》一文中。文章的题目已经讲得很清楚:西美尔感兴趣的是作为文化现象的货币,因此,自然要“从货币经济学结束和尚未开始的地方起步”。
西美尔并非不晓得货币首先是一个“历史现象”,但历史唯物主义的货币政治经济学并没有触及货币“对内在世界——包括个人的生命力、个体命运与整个文化关联的影响”。它当然也有一套人的哲学,但在西美尔看来,恰恰是它的人的哲学(而非其经济哲学)过于肤浅。“只能用哲学方式来处理”现代货币经济与真正人的历史现象的关联,意味着要“从生命的一般条件和关系来考察货币的本质”。
西美尔的货币文化哲学也不是实证的经验社会学的货币研究。按照当今主流社会学界的“学统”观念,西美尔的货币研究就算不上社会学论著。西美尔当然看不起经验的实证社会学,如果要“从货币的作用来说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肌理”,仍然需要哲学思想,而经验的实证思想并不思想——其实也不分析。
货币古已有之,现代经济生活使得它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对于韦伯,这一变化的深远意义在于理性化机制的形成。对于西美尔,其深远意义首先在于:货币成了个人生命中“不受条件限制的目标”。
从前,人们渴求的人生目标——比如美好的爱情、神圣的事业——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期望或者追求的,金钱这样的人生目标却是人随时可以期望或者追求的。换言之,前现代的人生目标乃是一个恒定、潜在的生活目的,而非一种“持续不断的刺激”。如今,金钱成了现代人生活*直接的目标,成了“持续不断的刺激”。从前,宗教虔诚、对上帝的渴望才是人的生活中持续的精神状态。如今,对金钱的渴望成了这种持续的精神状态。所以,在西美尔看来,“金钱是我们时代的上帝”的说法绝非比喻。
就生活产生的生命感觉而言,以金钱为中心与以上帝为中心所产生的生命感觉有形式相似:上帝的观念超越了所有相对事物,是终极性的抽象综合;在上帝观念中,生活的矛盾获得了统一,生命中所有不可调和的东西找到了和谐。同样,货币超越了所有具体事物,显得可以调解一切生活矛盾。“金钱越来越成为所有价值的*充分的表现形式和等价物,它超越客观事物的多样性达到一个完全抽象的高度。”人们相信金钱*,如同信赖上帝的全能。
西美尔又将金钱模拟语言。
语言不等于具体的富有特性和差异的言语,它本身没有特性和差异,但能让言语富有特性和差异。同样,金钱的独特性恰恰在于其“没有独特性的力量,但这些力量仍然能够给生活添加各不相同的颜色”。金钱显得像纯粹的形式,使得具有质地的生活内容和方向产生质的变化。生活的各种因素通过语法形式而成为接触、冲突、交往的言语,金钱就是现代生活的语法形式,生活中“彼此尖锐对立、遥远陌生的事物找到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并相互接触”,成为活的言语。
这种货币的上帝模拟论和语言模拟论并没有先设定某种对金钱的道德立场,相反,西美尔看到,金钱一视同仁地支持截然相反的生活品质道德诉求,平等推动“大相径庭的思想方向和情感方向”,就好像上帝观念可以被不同的人利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语法形式表达其道德偏好。
比如,货币经济生活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持续的个人自由主义诉求。原因很简单,在前现代的生活形式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明确、固定、人身化的;在货币经济生活中,人们很少依赖确定的人,每个人只依赖自身。人们固然依赖供货商,但人们可以经常随意更换具体的供货商——就像在现代货币经济生活中,婚姻关系仍然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依赖的形式,但货币使得人们可以随意更换具体的依赖对象。在前现代社会,人同他人的外在联系都带有人身的特征,货币经济生活结构能够使人的日常活动与其人身色彩——也就是其真正的身体自我显得不相干,人身自我能够退出日常关系,从而更关注自己的内在。人与人的联系固然极大地增多了,但人对他人的人身[Person]反而冷漠得多。所谓现代的自由,不过是货币生活为个体性和内在独立感带来的广阔空间。
然而,货币经济生活并非仅仅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空间,使个体化和自由成为可能,同样导致利益、关系、理解的平均化、无差异化,为平等诉求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平等诉求与个体自由根本上就无法共荣。
所谓平等,实际上就是“一种夷平过程”:所有高贵的东西向低俗因素看齐,这恰恰是金钱的作用。金钱是所有事物“低俗”的等价物,把个别的、高贵的品质(这恰恰是自由的个性要寻求的)拉到*平均水平。“当千差万别的因素都一样能兑换成金钱,事物*特有的价值就受到了损害。”西美尔敏锐看出,各个阶级在现代生活中其实都有自己独特的现代式“贪婪”,因为,金钱成了概括一切值得追求的目标的通用语,“就像神话中有魔力的钥匙,一个人只要得到了它,就能获得生活的所有快乐”。
对于西美尔来说,价值意识集中在平等或自由,同价值意识集中在金钱身上一样,都是现代货币经济的产物。平等或自由的价值同金钱的价值一样,*终都不过是纯粹手段。无论为自由呐喊,还是为平等战斗,都是太现代货币经济式的*。
作为一种道德*,平等主义以为自己超越了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因而其道德立场可以具有超历史的道义力量,在西美尔看来,这是相当可笑的自以为是或自己哄自己。现代文化中的冲突总显得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在厮打:革命—保守、自由主义—平等主义、激进主义—原教旨主义。*为基本的是平等与自由的厮打:要么追求同样条件、夷平差异、平均化,扩大社会阶层的包容性;要么追求*个体性的东西——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实际上,平等主义者与*的个人自由主义者都希望借助金钱的力量重新安排自然的等级秩序,这两种现代社会的基本感觉倾向都由货币经济来支撑并提供*能量。平等主义期待摆脱个人仅仅为生存而劳累,“保障低收入者和生活困顿的人能够得到较高的经济价值”,恰恰是地道的货币经济式的诉求,而且同样会带来新的社会分化。以为只有资本主义才与金钱的罪恶相干,平等主义就是对这种罪恶的克服,这样的哲学眼睛过于近视。
西美尔的货币哲学超逾了自由主义与平等主义的两极,不少西方论者以为西美尔没有批判资本主义,据说这等于肤浅——其实这种说法才真正是肤浅。从现代生活中自由主义与平等主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背后,西美尔看到更为根本的现代性痼疾——生命感觉致命的萎缩。“货币给现代生活装上了一个无法停转的轮子,使生活这架机器成为一部永动机,由此就产生了现代生活常见的*动不安和狂热不休”,然而,在个人灵魂的*深处,却是对生命本身的无聊感。
货币经济生活中生存感觉的变化,才是西美尔的货币哲学的*终落脚点。从社会学角度看,西美尔的观点似乎显得无关痛痒。可是,西美尔关注的并非社会性问题,而是精神内在性问题:货币从一种纯粹手段和前提条件成为*终目的,对于人类的自我理解究竟有什么意义。
“金钱只是通向*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无法栖居在桥上。”同样,平等或自由的价值只是通向*终价值的手段,人*终无法栖居在纯粹的手段上。西美尔的货币文化哲学本质上是悲观主义的,尽管他具体分析了货币经济的作用,但这种分析仅仅为其普遍的文化悲剧论提供基础。
作者介绍
西美尔(1858—1918),德国古典社会学思想家、哲学家,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成为与斯宾塞、孔德、马克思等人齐名的欧陆思想型学者,卢卡奇、布洛赫、舍勒、布伯等人都曾师承西美尔。其作品包括:《货币哲学》《论社会分工》《历史哲学问题》《道德哲学导论》《社会学》《生命观》等。
译者:
陈戎女,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导,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西美尔与现代性》《女性与爱欲:古希腊与世界》《荷马的世界》以及论文多篇。
耿开君,哲学博士,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哲学、希腊哲学、宗教哲学等方面研究,著有《中国士林哲学导论》等。
文聘元,哲学博士,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中世纪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已出版作品60余部。
目录:
前言
分析卷
第一章价值与货币
第一节
实在与价值是相互独立的范畴,通过之我们的观念内容变成了世界图景 客观价值的心理事实 实践中的客观性作为主观价值之统一体的标准化或保证 经济价值作为主观价值的客观化,对于直接享有[生活]的主体和对象之间的距离化有影响 [经济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类比 作为距离化(通过辛劳、放弃、牺牲)的经济活动,同时也克服距离
第二节
交换是克服对象纯主观的价值意义的起因 在交换中,事物彼此相互表现其价值 通过把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交换,对象的价值被客观化 交换作为生活形式,作为经济价值的条件,作为主要的经济事实 实用理论与稀缺理论的还原 价值与价格:社会确定的价格是客观上调整的价格的最初阶段
第三节
经济价值在一种相对主义的世界图景中的排列 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世界图景的草图示范 无止境地构建证据,和循环求证以确证彼此的合法性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的客观性作为主观因素之间的关系 货币作为交换关系自主的表现,它将被需要的对象化为经济对象,并且建立了对象的可替代性 按货币的价值稳定性、发展与客观性,对货币性质的分析 货币作为一般的存在形式的物质化,依据之事物从它们彼此的相互关系中找到了其意义
第二章货币的物质性价值
第一节
作为货币度量价值的功能,货币具有一种内在价值表面上是必不可少的 度量的问题 有效货币的量 货币有内在价值吗? 货币之纯粹符号特征的发展
第二节
对货币质料之非货币性使用性的放弃 反对符号货币的第一个理由:货币与货物的关系——这将为过剩的货币制造内在价值——并不是可精确规定的;内在价值补救了这一缺憾 反对货币仅是符号的第二个理由:货币符号之无限的可增性;相对主义对货币数量之绝对界限的漠然处之,以及由此导致的错误 货币的供应 现实性作为对纯概念相互的限制
第三节
货币从物质到功能的历史发展 社会互动及其结晶为特殊结构;买者、卖者与社会统一体——作为货币交往贸易的社会学前提——的一般关系 货币方针:经济社会的大与小、集中与分散之于货币的物质特性的意义 社会互动与交换关系:货币的功能有,它使商业易如反掌,它作为价值尺度的稳定性,它对价值的现金化和浓缩化 经济社会的大与小、分散与集中之于货币的物质特性的意义 货币向其单一职能的功能特征的过渡 货币之物质性意义的下降 货币之价值意义的上升
第三章目的序列中的货币
第一节
作为主客体之间有意识互动的目的性行动 目的论序列的不同长度 工具作为被强化的手段 货币:最纯粹的工具 货币之利用可能性的无限性 财富的自然增值现象 等量的金钱数额,作为一笔大宗财富的一部分与作为一小笔财富的一部分之间的差别 货币能使其纯粹的手段特征成为那些不被社会圈子所容的人的领地
第二节
手段变为目的的心理发展过程 货币:手段变为目的的最极端的例子 货币的目的特性倚赖于时代的文化趋向 货币的目的论地位造成的心理后果 贪财和吝啬 奢侈 禁欲式的贫困 犬儒主义 乐极生厌的态度
第三节
货币的量即为货币的质 风险机率的主观差异 由于量变的原因造成质的不同结果的一般现象 经济意识的阈 在经济刺激方面的差异感受性 在货币领域中外部刺激与情绪反应的关系 [金钱]拥有者的人格统一性的意义 形式与数量在物质和文化上的关系 事物的量与质在物质和文化上的关系,以及金钱对此的意义
综合卷
第四章个体自由
第一节
自由与义务并存 因义务而来的自由取决于义务是个人役务还是劳动产品而分级 货币义务是与最大程度的自由协调一致的形式 产权变更引入了价值最大化的问题 文化发展增加了人们可以依赖的人的数量,同时降低了对特定个人的人身依附 货币是人与人之间不涉个人的关系的载体,且是个体自由的载体
第二节
占有是行动 财产拥有与存在的相互倚赖 借助于占有金钱这种相互倚赖被解除了 不自由是诸种心理序列相互紧密的交织:当任何一个序列与其他诸序列最一般性地交织在一起时,不自由达到其最小值 不自由应用到从经济利益而来的义务中 自由就是在对事物的占有中清楚地形成自我 货币占有对自我的无条件及有条件的顺从
第三节
个人与占有的分化 通过货币造成的空间距离化与技术的客观化 个人总体从其个别的劳动成果分离出来,及其对劳动成果等价物造成的后果 个体从集体中独立 货币使新的聚合形式成其为可能;为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团体 货币经济与个人主义原则的一般关系
第五章个人价值之货币等价物
第一节
偿命金 对人的估价从功利主义的向客观的、绝对的估价过渡 罚金与文化发展阶段 人的分化之进展与货币的不偏不倚之进展,这是它们越来越不相称的原因 买卖婚姻 买卖婚姻与妇女价值 男女性别的劳动分工,以及嫁妆 货币与卖淫现象的典型关系,其发展可类似于偿命金的发展 为钱结婚 贿赂 凸出的理念与货币
第二节
从内容确定的权利向支付货币需求的转化 强制性要求 实物价值转化为货币价值 自由之负面意义和个体被根除 个人劳动成果与货币等价物之间的价值差异
第三节
“劳动货币”及其基本原理 无偿的脑力劳动成果 劳动量不等导致劳动类型的不同 体力劳动作为计算劳动的单位 脑力劳动的价值简化为体力劳动价值 劳动实用性的差异——反对“劳动货币”的观点;借此促进对货币意义的理解
第六章生活风格
第一节
通过货币经济促成的理智功能对情感功能的优势 生活风格之无特性和客观性 理智与货币的双重角色:关于二者超个体的内容 理智与货币的双重角色:关于二者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功能 货币与法律、逻辑之理性主义的关系 现代的算计特征
第二节
文化的概念 物质文化的上升和个体文化的滞后 思想的物化 劳动分工是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彼此分歧的原因 主观文化偶而的优势 货币与这些相对立运动的载体的关系
第三节
自我与诸事物间距离的变化——生活风格差异之表现 距离增大和距离缩小的现代趋势 货币在这一双向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信贷 技术的宰制 生活内容的节奏或对称,及其对立面 节奏与对称的前后继替和同时并存 货币作为节奏与对称的类似物、作为其载体的发展 生活的速度与变化,以及货币贮存的速度与变化 金钱往来活动的集中 价值的现金化 恒定和运动:理解世界的范畴,这两个范畴在存在的相对性中的综合 货币是存在之相对性的历史象征物
重要术语与人名对译表
货币哲学
货币哲学.zip
(406 Bytes, 下载次数: 7)
|